何謂電磁波? 電磁波是由互相垂直的電場和磁場組成,以波的形式傳遞能量,故稱「電磁波」。 凡是能夠釋出能量的,都會釋放電磁波,電磁波依波長或頻率的不同而有不同能量 及名稱,有些是自然中就存在的,如陽光、紫外線等,有些是人造的,如高壓電塔、AM、FM、手機、無線網路電磁波等。
電磁波有害健康 早在2002年國際癌症研究組織就將即低頻電磁波認定為可能致癌物,認為當人們曝露在2~3毫高斯時,得白血病的機率增加2倍而2007年瑞典學者研究也顯示,固定以一耳接聽手機罹患腦瘤機率增為200%,無線電話風險則增為470%。2007年8月底,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研究員和公共健康政策專家組成的工作團隊(The BioInitiative Working Group)發表了一篇報告「BioInitiative Report」,提出證據顯示,極低頻與射頻(頻率為100KHz到300KHz)電磁波(場)對健康有危害,並指出政府現行標準不足以保障大眾健康。甚至一項由手機製造廠商贊助的研究也顯示,手機電磁波會讓人更難入睡與減少睡眠時間,並干擾身體趁睡眠時進行自我修復的能力,以及導致頭痛與腦部混亂。
電磁波污染 然而,並非電磁波都是對人有害的,例如曬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助於人體合成維生素D,但是過量的紫外線卻會導致皮膚癌。因此,今日的問題是電磁波已無所不在,近一世紀以來,人為電磁波已是之前的100萬倍以上,過量的電磁波有人稱之為「電磁波污染」。
健康新趨勢 為了維護人們建康避免電磁波傷害近來許多學者和環保團體舉辦一場又一場的研討會,報導一件又一件的電磁波危害新聞極力呼籲政府重視電磁波問題,並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提倡的預警原則(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建議政府建立相關預警機制,以免日後付出更高昂的社會成本。
| |